金管局何時減辣?視乎家庭債務水平

金管局何時減辣?視乎家庭債務水平

 

接上文

 

除了企業債務問題,香港更有家庭債務問題。近年香港房地產價格飛升,帶來按揭借貸及家庭債務的上升。家庭債務對比GDP已到達67%,全球排第十四。站於個人層面而言,對應企業債務問題,個人可以只要不買企業的股票及債券,都未必直接受到企業債務問題所影響;但家庭債務的上升,就一定會影響個人生活。

 

 

香港的家庭債務主要在於住宅按揭借貸(見政府資料 及立法會研究 ),有見及此,金管局不斷推出政策去控制按揭借貸。在此有些概念要先釐清:香港人容易被傳媒薰陶,認為政府利用金管局出招打擊樓價。樓價升跌固然會受金管局的按揭政策所影響,是不容否定的,但是,金管局的職責是金融體系的穩定性,而不是控制樓價。

 

見下表,由2009年起,香港的家庭債務對比GDP開始超過60%(對上一次超過60%是1997年),亦於此時,金管局開始出招控制按揭借貸(見此)。

 

 

所以,要金管局減辣,樓價只是次要因素,主要是視乎貸款數據如家庭債務與GDP比率是否向下降(另詳細見本文尾部延伸讀閱金管局簡報的第124頁)。所以,要金管局完全撤招,時間是家庭債務與GDP比率應該要回落到60%以下即使樓價下跌,但家庭債務與GDP比率持續高企,相信金管局亦不會撤招。

 

香港政府對應樓價高企,不是利用金管局,而是主要從印花稅(短期)與及樓宇及土地供應量(長期)出發。雖然這些政策是理性的,可是香港政府渴求要有短期成果,於是盲搶地、先易後難。儘管大路政策沒有錯,但細節執行出現厚此薄彼,不明白「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政治哲學,是執政的水平及政府支持度出現問題。

 

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希望前往後兩文能拓寬你對債務樓宇按揭及中港問題的思考角度,不只是用流於自我中心的井底蛙角度,亦要站得高、看得遠,如果要理解中國國策,不是從左報右報,而是直接從國務院的政策文件。

 

始終,在投資的世界,回報是伴隨風險而來的。近廿年來,一般的香港人已經習慣安穩,習慣葡萄地面對願意冒風險而致富的內地同胞,50至80年代香港的冒險致富、晉身四小龍、天堂福地、金融中心等勵志故事,已經由仰慕及熟讀此段歷史的內地同胞所吸收,並且繼續於國際舞台發揚光大,難怪內地人對香港人近年的自棄自殘覺得婉惜。

 

香港人不是要放棄自由、民主、人權、道德而去獲取五斗米或特殊待遇,而是要運用新的思維、嘗試新的方法、開拓新的領域,去創造「魚與熊掌兩者兼得」的新局面!

 

 

延伸讀閱

“Is the household sector in Asia overleveraged: what do the data say?”第124頁

http://www.bis.org/ifc/publ/ifcb40.pdf

 

 

Image from thkeconomy.gov.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