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樓炒股輸身家的故事

賣樓炒股輸身家的故事

 

2016年11月25日報章內專家教授的專欄有一單賣樓炒股輸身家的故事,話說有散戶進行了下列3個投資動作而輸身家

  1. 高價賣樓,之後想低價買返,賺差價(進行價值投資於房地產市場);
  2. 持有現金會「蝕通脹」,於是買股票(進行投資抗通脹);
  3. 投資股票,嚴守止蝕,股票中有財演所推介的「好股」,例如友邦(1299),結果是有蝕無賺(進行股票投資嚴守止蝕

 

散戶其實聽足專家意見,價值投資的概念、投資要抗通脹、投資對象是「好股」(友邦)又嚴守止蝕,全部都是王道,為何落得輸身家的下埸?請看以下分析:

 

 

1. 可以承受的風險

 

此散戶應該是承受不到友邦等個別股票的風險,由於友邦的年均回報是13.4%及按月波幅是6.2%,看完「衡量自己可以承受的風險」,大家便知道按月波幅是6.2%的風險實質上指單年有10%機會下跌30%至60%,看完「個人投資的波幅是10 減年歲第一個數字」,又可以會估計接受不到波幅6.2%的投資者,可能是40歲以上。

 

 

2. 於房地產市場進行買賣

 

價值投資的關鍵是制定一個價值(value),當市場價格(price)過高或過低便進行買賣。散戶因市場價格高於自己的定價而賣出樓房,做法冇錯,做錯的其實是將「日用品」轉作「投資品」

自己只有一間自住的屋,竟然會貪錢賣出!情況好像因為廢鐵回收價高,便賣晒自己日用的鑊鏟電器,手拿錢、肚捱餓。將日用品當作投資品是該散戶最大的錯誤。

按此閱讀關於房地產市場投資的文章。

 

 

3. 進行抗通脹投資

 

大家可以睇返「我想要一隻穩陣的投資!」一文,此散戶內心想要的其實是「零蝕本」。

友邦的年均回報是13.4%及按月波幅是6.2%,按表23年才有99.8%機會是零蝕本,比起專家教授所說的「所謂好股是需要十年的考驗才能顯現」還要長。如果想1年股票零蝕本是違反地球常理,或者此散戶要到火星尋找投資物。當散戶知道友邦股票的回報及波幅,及明白回報及波幅的關係,就不會作不切實際的1年零蝕本幻想。

 

 

4. 投資股票、嚴守止蝕

 

此散戶有個良好習慣,就是嚴守止蝕。但是,肯定此散戶不知止蝕有何用,與及不知止蝕位該如何制定。道聽途說的下場,就是聽了一些財演的推介隨即高位接貨,又不知其波幅,心存「零蝕本」的幻想,之後輸了本金後另一些財演同你講:「等股價調整了相當幅度才買」。甚麼是精人出口笨人出手,你懂的。

即使要儘信財演或專家所推介,亦要經常留意財演或專家的取態。例如按此回顧一下專家教授的止蝕立場,基本上一時叫人止蝕,一時叫人不要止蝕。每個財演或專家的推介其實都要細心分析,不過,與其分析別人的分析,例不如透過學習及實踐,為自己建立一套適合自己的投資策略。

將會有幾篇文章關於講衍生工具及止蝕。

 

 

5. 友邦是「好股」?

 

友邦是否「好股」,專家教授的想法與此散戶的想法肯定不一樣。專家教授對友邦想法是--友邦的「質素因子」好(「質素因子」見《積金大反擊》第79頁),著重友邦的行業環境、財務狀況、派息及市盈率等質素

 

而散戶所想的「好股」,是只賺不賠。見「回報、波幅及夏普比率」一文,友邦的夏普比率是13.4%/6.2%=2.2,位於區域2,暫時屬於「好股」。但要留意友邦只是2010年於香港上市,歷史較短,未有經歷大幅上落的經濟週期及極端大跌年度(如2008年的金融海嘯),所以只是暫時屬於「好股」。

 

綜合死因:

  • 將「日用品」當作「投資品」
  • 道聽途說;人地隨口噏、你就當秘笈
  • 不明白「回報及波幅」的關係
  • 投資物不配合自己可以承受的風險

 

 

下文「衡量自己可以承受的風險」

 

Image from stock.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