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金新聞#37 – 積金局的2017年計劃成員累算權益統計分析

積金新聞#37 – 積金局的2017年計劃成員累算權益統計分析

 

 

 

積金局於2018年9月10日發表了最新2017年的《強制性公積金計劃—計劃成員累算權益統計分析》報告,該報告是一年一度的統計,2016年度統計的分析可見前文,本文以其他的新角度再重新審視一下。

 


 

戶口數目

 

從2018年6月強積金計劃統計摘要所顯示,活躍成員人數–即僱員登記人數(2,581,000)和自僱人士登記人數(205,000)–合計為2,786,000。

 

而供款戶口為3,980,000,即每一活躍成員有(3980000/2786000=) 1.43個供款戶口,比起2016年的1.37又增多了。但由於活躍成員只持有一個供款戶口(即是沒有part-time)的人數比例仍然維持於佔總活躍成員的80%,所以平均供款戶口由1.37增多至1.43,應該是有part-time的打工仔於2017年增加了不同的part-time工作

 

非供款的帳戶便是個人帳戶,個人帳戶一向是各方agent的整合對象。對比2016年及2017年的數字,持有兩個及三個個人帳戶的比例由2016年的(10.7%+24.1%=) 34.8%,下降至2017年的(10.5%+23.9%=) 34.4%,同期只持有一個個人帳戶的比例由57.5%上升至58.0%,可見持有兩個及三個個人帳戶的人有少數進行了整合到只持有一個個人帳戶,但還有一大批持有三個人帳戶及以上的人士,仍然持有一大批殭屍戶口。積金局其實應該於eMPF實施之前,嘗試先將各計劃的成員資料庫連結一起,以取得這些殭屍戶口持有人最新的聯絡方式,主動將他們持有的殭屍戶口通知他們。

 


 

自願性供款

 

 

統計第12段說:「在2017年,共有15,900名僱主(佔所有參與僱主的5.6%)向328,500名僱員(佔所有參與僱員的12.5%)的強積金計劃作僱主自願性供款,總額為$88.94億。與此同時,共有83,000名僱員(佔所有參與僱員的3.2%)向其強積金計劃作僱員自願性供款,總額為$13.73億。」

 

報告第22段說:「在2017年12月,有大約110,000個僱員供款帳戶的持有人是在2000年12月參加強積金制度。這些帳戶的強制性供款產生的累算權益款額平均為$382,000。在這110,000個帳戶中,有大約30,000個帳戶同時收取自願性供款,而這些自願性供款產生的累算權益款額平均為$371,000。」

 

可見自願性供款會帶來長情的員工,這些長情員工所享有自願性供款的金額與強制性供款差不多。如果你的僱主要求你作出自願性供款時僱主才作出自願性供款,其實都應該考慮。如果你是僱主,自願性供款對員工的忠誠度亦有幫助。

 

所以,自願性供款應該是人事部考慮remuneration package的一大內容。

 


 

特別自願性供款(***本文重點)

 

 

見上圖,特別自願性供款由2016年的65.8億下降至2017年的20.8億,於2018年應該會再進一步下降。由於積金局沒有分析下降的原因,筆者個人猜測下降的因素如下:

 

 

因素一:2016年信用卡條款變更

猜測以往有一些特別自願性供款是因為以供款可碌卡賺分,因而進行特別自願性供款,當2016年下半年信用卡停止了供款賺積分之後(見此),便少了一些好此道者。

 

 

因素二:2017年保證條款變更

猜測有少數特別自願性供款是放於高息的保證基金,由於保證條款的變更(見此),保證利率下降,好息之徒便減少這類特別自願性供款。

 

 

因素三:2018年一些計劃取消特或限制特別自願性供款

猜測一些人可能利用特別自願性供款的佣金或相關收入,因而調動一些游資進行特別自願性供款,一年半載後,當佣金或相關收入陸續減少,便開立新戶口,轉移游資到新戶口以收取新佣金或相關收入,週而復始,不斷於各計劃轉移特別自願性供款。

 

下表顯示了特別自願性供款於2016年至2018年的收、支變化。

 

 

 

 

正常來說,特別自願性供款是較長遠的儲蓄,理應「供入」多於「提取」,但歷年來每季的供入及提取金額差不多,筆者多年前已懷疑是「因素一」及「因素三」所造成,一邊「供入」一邊「提取」,從流轉中得益。

 

2016年第三季信用卡停止了賺積分後(見此),2016年第四季的收、支金額大跌一半,「因素一」影響十分明顯。

 

2017年下半年高息保證基金公布保證條款變更後(見此),2017年第四季的收、支金額又下跌了一點,顯示「因素二」對整體特別自願性供款亦有一點點影響。

 

到了2018年上半年,一眾強積金計劃取消或限制特別自願性供款的供款及新增帳戶(見此 1  2 ),「因素三」無利可圖,立即斷鏈。某些計劃還放風會鎖住特別自願性供款到65歲(見此),進一步引起「因素三」游資大逃亡,導致2018年上半年特別自願性供款的「提取」大大多於「供入」。相信2018年底特別自願性供款的結餘,只剩下那些真正運用特別自願性供款作儲蓄投資的人士。

 

 

重申一次,上述三項導致特別自願性供款下跌的因素是筆者個人猜測,如有有識之士得知實際內情,煩請留言交流。(積金局對特別自願性供款的最新取態見此

 


 

資產分布

 

針對這份2017年《強制性公積金計劃—計劃成員累算權益統計分析》報告,傳媒專家積金局的重點都只是放於65歲以上人士的股票基金持有比例是否過高,反而忽視30歲以下年輕人的非股票基金持有比例是否過高

 

於2017年年底的年輕打工仔的強積金資產分布,30歲以下年輕人竟然持有超過20%的非股票類基金(見下),尤其是債券基金的持有比例,竟然高於65歲以上長者!

 

 

 

 

 

 

年輕人,究竟有乜嘢動力驅使你嘅強積金持有咁多現金同埋債券呀?係傻定係蠢呀?

 

 

 

 

第時老左唔夠錢退休,唔好話強積金回報差。

 

後生嗰時揸住一大堆保守基金、保證基金、債券基金、貨幣市場基金,你期望會有幾多回報呀?

 

 

 


 

後記:

 

7招都有運用保守基金,但係2017年年底旺市時,肯定滿手股票基金。

 

 

 

延伸閱讀:

 

接近六成投資於「預設投資」的帳戶持有人是40歲以下的計劃成員

 

積金局的《特別自願性供款的安排  》

 

 

2 comments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