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錢。講呢啲
香港電台自從接手亞視做免費電視之後,不斷推出一些高質素的時事資訊性節目,例如前文所提及的《五夜講場》,討論文史哲,內有《哲學有偈傾》系列,是為筆者每星期所追看的節目之一。
近日有投胎界KOL分享十歲時數銀紙、學投資的經歷,亦是出產於港台節目:《講錢。講呢啲》系列。而2018年9月12日播出的一集,討論強積金及財務自由,筆者有幸獲邀去分享一下強積金,亦順便數下散紙。
電視台的拍攝及節目製作真是很認真,從內容、資料、訪問、撰稿、拍攝、剪接、字幕、宣傳、出街,一班製作人員日以繼夜、夜以繼日用心地去製作,真是令人敬佩。
雖然筆者的部份只有短短幾分鐘,但前後都拍了幾個小時,有編導、攝影、燈光、收音、化妝、髮型、運輸等等一大班人,比起一些傳媒網站vlog,用手機錄下剪下就是一條片,完全兩個層次。
其實筆者不算是KOL,因為投資界KOL大多會靠收視靠fans靠學費靠佣金為生。但筆者只是一名辦公室小職員,只是對強積金特別有興趣,試圖將一大堆以學術及理性為主的投資理論運用於強積金,為香港打工仔(及自己)的退休財政謀求一條新出路,嘗試為強積金這個全香港沒有人看好的投資,提出一些改善的路向。
財務自理各司各法,大家按各自喜好,搵到適合自己的方式便可。筆者認為財務自由是沒有在債務之下生活,所謂的被動收入或主動收入只是產生收入的過程中的個人參與程度,難道有樓收租不用管理租客?不用安排保養維修?炒股票不用睇市?一隻股王可以終身持有?
香港人所謂的財務自由,實情是厭倦當下的工作,而不是厭倦「工作」本身。收租管理保養維修睇市資產調配一樣是工作,喜歡收租為何不投身物業管理?喜歡炒股為何不投身金融業?
達成財務自由是一個自我實踐的人生目標,好像運動員希望於比賽中獲獎一樣,當中一定是經過不斷的努力。李超人、畢菲特等事業有成的人,他們20、30歲的時候已經收入多過支出好多好多,一早已經財務自由,但他們自我實踐的人生目標,便是至今仍然推動他們活出屬於自己人生的重要一環。
大家睇一睇一篇關於美國前總統卡特的報導(見此),在計劃錢搵錢、財務自由、提早退休、有樓有後之餘,是否更應該計劃一下自己整個有限的人生?成就一些自我實踐的人生目標?
後記:無忘初心
編導提醒了筆者《積金大反擊》的由來: #曾經喺食餐蛋麵時用強積金成員報表墊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