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理財#2 – 退休值幾錢

退休理財#2 – 退休值幾錢

 

 

退休值幾錢?問的是退休開支是多少?

 

將退休開支數字化是一個資產定價(valuation)的過程,一般的資產定價可分為三個面向:過去現在將來(見前文的後記)。放入將退休開支定價的情景,可以有以下的考量:

 


 

1.過去

 

從「過去」角度去考慮資產的定價,常見的有重置成本(Replacement Cost),例如你買全保,架車水浸total loss,保險公司會賠多少錢給你?不一定是賠一架新車給你,而可能是重置你的車輛的成本,就是經過落地及相同里數、保養及使用後的價值。

 

這種只考慮「過去」的角度,放於退休金可以是對「過去」的自己的儲蓄要求,例如五十歲回望自己應該儲蓄多少的退休金,大家可參考《積金大反擊》第99頁的『退休金儲蓄目標與月薪比例』圖表,該圖表列出各年歲需要儲蓄多少倍當年月薪的退休金,重點數字如下:

 

 

年歲 X倍月薪
30 17
40 40
50 76
65 167

 

 

因為複利(compound interest)的關係,退休前15年(50至65歲)應該是退休金的黃金增長期,由50歲的76倍月薪到65歲的167倍月薪,需要增加退休金儲蓄一倍多少少,按72法則,回報要有72/15=4.8%。

 

不過有一點要注意,『退休金儲蓄目標與月薪比例』是按當年月薪計算,由於月薪會隨升職及通脹增加,所以一般人用的名義回報(nominal return),是要將72法則的實質回報(real return)加上通脹,大約為4.8%+4%=8.8%,所以《積金大反擊》第98頁以回報8.5%作計算。

 


 

2.現在

 

考慮「過去」的角度有點像跑數,如果到退休都追唔到咁點算?一係延遲退休,一係降低一點生活水平。

 

《積金大反擊》第112頁的『4%法則』是一種「現在」的用錢角度,有幾多駛幾多,睇餸食飯。假設你退休前月薪為二萬元,167倍月薪便是334萬元,退休後首年可用4%,即334 x 4% = 13.4萬元,或每月1.1萬元,此每月可用退休金大約為退休前月薪的55%至60%,而退休後開支是退休前月薪的60%,亦是《積金大反擊》第98頁的設定,此比率被稱為「替代收入」(replacement income)

 

 

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的統計數字,國際上「替代收入」的比率平均約為62.2%(見此),此平均數是對應着該地區的收入中位數。香港於2017年的收入中位數是$16800,如果收入是中位數的一半,按OCED的統計數字下「替代收入」比率便要提升到70%至80%;如果收入高於中位數,「替代收入」比率便可低於60%至50%。即是說,人工愈低便餐搵餐食餐餐清,要按退休前月薪的70%至80%考慮退休後開支;而高薪一族,按退休前月薪的50%至60%作為開支,已經可以保持到生活水平。

 

這就是《積金大反擊》以「替代收入」比率60%作平均計算的出處。

 

另外,以「現在」的用錢角度,希望提早退休可參考《積金大反擊》第121頁的列表,知道擁有2000萬元於40歲退休後,保守操作只可每月開支2萬元,進取操作可每月開支3萬元。

 

假如今天是退休中段70、80歲,遭遇金融危機,退休金無左一截,「現在」點算?可參考前文 1  2

 


 

3.將來

 

財務自理不外乎是「量出為入、量入為出」。自己建立一個收入支出資產負債列表,估計推算一下「將來」的收入支出資產負債,便是以「將來」為考慮起點的退休開支定價。

 

大家知不知道債券是如何定價?就是按將來各時期的利息收入與及期末的本金回收,折現到今天而成。退休開支都可以按同樣方法,把將來各時期的開支折現到今天,對比一下現時的資產總值。

 

如果現時的資產總值低於開支折現值的話,便是指現時的退休資產不能支持退休開支,如果按「量入為出」去解決,便是減少退休開支;按「量出為入」去解決,便是增加退休資產回報。

 


 

總結:

 

退休開支定價其實還有其他很多方式,大家按一兩種自己有能力把握的去考慮計算便可。網上有一大堆退休計算機可以幫到大家。

 

影響退休開支的變數太多(淨係幾時死已經冇人知),退休開支又比較個人化,只能有一個大概的掌握。

 

《積金大反擊》所提及的167月薪及4%法則,已經提供了一個大概的退休金框架,細節便由各人按自己的需要及處景作出調節,冇人可以指定你過一個怎麼樣的人生,除了你自己。有正常財務自理能力的人,是不會將自己的退休開支外判給家人、社會及政府。將自己退休的責任,推給家人、社會及政府,到老死還是處於「財務孩提」的狀態。

 

 

自己的人生是由自己負責。

 

 

 

下文續

 

 

 

Image from depositphoto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