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嚇就可以令人夠錢退休?

靠嚇就可以令人夠錢退休?

 

 

近期閱讀了一篇網上文章,該文章討論了一般人明知自己退休儲蓄不足繼續無動於衷的現象。

 

一般的銀行、保險公司、理財顧問、基金公司、理財網站、甚至積金局網頁,都有一些退休儲蓄足夠程度計算機(見前文), 計算結果通常是指出閣下欠缺天文數字的退休儲蓄金額,(恐嚇)閣下如果唔想冇錢退休的話,便需要立即多加儲蓄,多加管理,潛台詞大多是交多啲錢畀佢地管。

 

 

香港年中都有不少退休調查(見 1  2  3),結果不外乎亦是:

 

  1. 認為單靠強積金不夠退休;
  2. 市民低估退休儲蓄及開支;
  3. 沒有制定退休儲蓄計劃。

 

情況就如煙包上的『靠嚇』字句一樣,『靠嚇』的宣傳手法於香港的強積金及退休儲蓄上,未能令人改變。

 

 

 

網上文章提及要提供良好制度及創造有利環境去支援退休儲蓄,文章又提及即使有齊數字工具,但都無助大眾改變現狀,原因是未有針對經濟行為的心理帳戶(mental accounting)、自我控制(self-control)及付現金的痛楚(pain of paying)而對症下藥。

 

 

—————————————-

 

心理帳戶(mental accounting)

 

近年來,經濟學從研究數學及理性法則,轉而研究心理及行為法則,代表人物有201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Richard Thaler。Richard Thaler認為人們對於不同的金錢有不同的觀念,雖然不同的金錢於理性上是一樣的dollar sign,但對於人們的心理就不一樣。

 

大家都聽過「冤枉來,瘟疫去」,好像失去了未經努力得來的金錢並不需要可惜。人們會將由博彩而來的金錢放入某一心理帳戶(mental accounting)去處理,而由工作而來的金錢則放入另一個不同的心理帳戶。

 

將人們對金錢的不同分類而加以正向應用,其中一個應用便是將退休開支分類(見前文),令自己應用則用。

 

 

 

—————————————-

 

自我控制(self-control)

 

一些理論認為人類經常缺乏自我控制,使得道德倫理於未識字前已經須要由父母及社會向孩童施加,令人由幼時開始已經開始要自覺地因自身容易缺乏自我控制,而需要經常作出自我控制。

 

網上文章指出由於當下的自己對將來的自己缺乏心理連結,在缺乏自我控制下,當下的引誘會遮蔽對將來的希望。例如明知不做運動是對身體不好,明知打機會被鬧,都會缺乏自我控制地選擇當下的引誘,而忽視將來。

 

聖經上的「立志為善由得我,只是行出來由不得我」,與Richard Thaler討論自我控制時的“planner-doer” model同出一轍。Richard Thaler認為政府可透過一些政策及行政措施,去改變人們漠視將來的行為。Richard Thaler於他的著作《Nudge》(中譯:《推力》)內一段關於為將來而儲蓄(Save More Tomorrow),提出了多項政府政策去令市民增加儲蓄率。

 

筆者有見市民大眾對強積金的不揪不睬心理,主要來自漠視強積金對將來自己的重要性,沒有於當下好好管理強積金,與此『缺乏自我控制』的經濟行為不謀而合。所以,要改變此心理,同樣可由心理入手,尤其當市民大眾對強積金充斥負面情緒,正向心理便更應該運於強積金推廣。

 

正向教育近年來於小學學界大行其道(見此),重點都是:好行為出好人,用正面的心理、行為及反應去增強抗逆力。例如現時市民大眾對強積金的不揪不睬,是因為就算賺到錢都是幾十年後才能享受的話,筆者想想可否容許市民大眾能夠提早提取賺錢的部分?如果怕提取太多,可以要求供款加每年4%作保留資產,以外的可以提取。提供誘因(award)讓更多人留意強積金的賺蝕情況,甚至使人們主動管理強積金為現在及將來的自己多賺一些。

 

如果現時對待受託人及基金經理太好太正面的話,可以運用罰則及除牌機制。馬會對表現差的騎師及馬房會作出警告,甚至除牌(見此 1  2),筆者想想積金局如能做同樣事情,就是市民大眾之褔。例如好像足球聯賽排班次,低班次只能管理少數量的戶口及資產。又定期檢視戶口資產數量及基金回報,設升降班制度,班次內戶口、資產及回報最低的降班,最高的升班。在這種充滿競爭性的機制,降收費、升回報及追表現一定出現,政府便不用搞中央化的eMPF,與民爭利。(筆者支持單一化戶口,即一人一戶口,一個戶口用於不同計劃,見此,但不是中央式唯一化受託計劃,見此;前者民營多元化多競爭,後者官營政治化官僚化)

 

積金局財政一向有出冇入,近日積金局想效法保監局,擬向受託人(最終是計劃成員)收費(見此)。冇新政策又冇新服務下要搜括民脂民膏,談何容易。

 

—————————————-

 

付現金的痛楚(pain of paying)

 

 

正所謂「針唔拮到肉就唔知痛」,研究發現「付現金」下的消費金額是少於信用卡消費,由於付現金會引發腦內「痛」的感覺,令身體在危機意識下提高警覺,減少不必要消費。

 

消費界大量反轉運用此經濟心理,大量推行非現金消費及交易,例如用信用卡消費有折扣,電子轉帳買入用不着的東西,好像淘回來的東西有幾多真的用得着?

 

強積金的僱主扣款供款,同樣有此效果,減少了僱員從自己銀包拿現金出來供款這個moment的「痛」的感覺。但每當計劃成員收到強積金的信件,又或許閱讀到報章上強積金的報導,這種付現金的痛楚又會湧現。

 

消費界處理這種付現金的痛楚,通常派送現金利益。例如簽帳積分換禮券及機票,現金回贈及折扣,用歡愉去遮蓋痛楚,實行一物治一物。

 

強積金亦有借鑑,例如紅利及收費優惠,但不是「現兜兜」,效果不明顯,計劃成員儘管帳目上能享受,但心理上及手頭上未能享受。

 

筆者想想如果自願性供款免稅(公司及個人),或者上述的利潤部份可提早提取,令計劃成員於悠長的供款期期間,都有收取現金的益處,心理上可能會正向一點。

 

 

—————————————-

 

總結

 

強積金是對將來自己的投資,過程之中的心理狀態,其實是會影響投資成果,而這投資成果最終是亦由將來的自己來承受。

 

《積金大反擊》處理強積金傾向用理性手段,而本文嘗試用一用心理及行為來分析處理其他非理性問題。

 

其實強積金十多年來的投資回報不過不失(見此),只是香港人對強積金日積月累的負面情緒,並非用理性手段(自由行選擇、降收費)可以完全處理。

 

靠嚇並不能令人夠錢退休,更多的可能是用經濟行為及心理角度出發,運用人性化的方法將計劃成員以正向心態對待自己的退休儲蓄。

 

 

 

Image from mi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