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交易的執行心理

系統交易的執行心理

 

系統性交易(systematic trading) 又或是機械式交易(mechanical trading) 是指有既定模式、法則及對象的交易。與系統性交易相反的是自決性交易discretionary trading,兩者的分別不在於交易量、交易物及交易原理,而在於系統性交易在相同條件下會出現相同的交易判斷,自決性交易則視乎管理人當時的心意而定。

 

系統性交易有很多其他名稱,例如algo trading, quantitative trading等,當中只是些微概念差異,例如algo trading 多指自動化的電腦程式交易。

 

強積金的預設投資亦是系統性交易的一類,資金管理及買賣交易都有既定機制,執行時只是按年齡去機械式操作。指數投資也可以算是機械式交易,好處是透明易用,壞處是有機會被人按系統的規則而偷雞,谷高市值然後納入指數的手法經常都有出現。

 

積金大反擊的各招亦是系統性交易,當然其中的參數可以自行設定,日後希望能轉為自動化的algo,懶得就懶。

 

系統性交易的製作流程與工廠及製造業的產品製作流程差不多,Plan-Do-Check-Act 等ISO管理流程亦適合系統性交易的製作,外國有很多書藉介紹(見Ernest Chan 的三部曲),中文書方面台灣有很多人涉足程式交易多年,香港近年亦有。注意當中優劣不在於programming language 及 trading platform,不是用python 及 multicharts 就是上等人,雖然新語法新平台通常會更快更勁,但重點應放於製作流程是否能產生出可靠的交易系統,更重要的是執行的穩定性。即使用紙筆集數,心算後打電話落盤,仍然可以是優秀的系統性交易。

 

系統性交易的第一步當然是有交易系統,我等散戶通常是依賴過往成功賺錢的交易模式。接着是回測(back-test),試一試系統在不同時間不同情況下的表現。之後是系統評價,表現的好壞不外乎是回報及波幅,亦可加上最大單年跌幅,下跌後回復時間等。

 

當發現了回測及walk-forward表現優秀的系統,擁有「人冇我有」的無敵聖杯的時候,恭喜你,自欺欺人的時間到了。

 

筆者過往多年經歷了無數次的「優秀系統」,以為發達在望,可以一邊瞓覺,一邊24小時不停賺錢。之後投資物愈玩愈多,外滙及期貨是必然賭具;系統愈來愈複雜,正所謂money never sleeps,租server 24小時買買賣賣是必然的操作;data source 愈來愈多,OHLCV 已經不屑一顧,tick data 甚至是order flow 才啱胃口; margin 及金額上落愈來愈大,啲錢好似唔係錢咁。如果你身在這階段,又或者以為這樣才是投資的上等人,那麼便要停一停,諗一諗,是否在自欺欺人。

 

相反,運用市面上常見的「人有我有」交易系統不是什麼弱者,只要系統的回報及波幅是適合自己便可,網站如 allocatesmartly.com  有大量罐頭交易系統可供選擇,當中有不少成功系統,把這些系統放入強積金領域亦無不可。

 

交易系統的成功與否,不在於系統本身,而在於投資者的執行力。明知系統的波幅是大,但跌少少已經斬纜放棄;又或者明知系統是長時間慢收成,但一兩年的低回報已經轉會的話,系統交易就不是你杯茶,因為你沒有所需的執行力

 

一時三刻賺錢的交易系統多不勝數,但投資不是賭搏,尤其像強積金那種幾十年的長期退休投資。穩健(Robust) 的交易系統是能既跨越不同時代又跨越不同投資物,甚至是投資下等人都懂的系統才是聖杯。好像要適合65歲前的普羅大眾,在不同強積金計劃都能有效執行,數據採集及系統運算又要適切打工仔的理財習慣,這通通是強積金系統交易的目標。在筆者眼中七招只是算合格,距離最好還有一大段路途;不亢不卑,一步一步向前行,才是強積金甚至香港的出路。

 

年年要賺錢才有交待及有飯開的基金經理,經常要懷疑人生(見此),但我等散戶不用如此作繭自縛。心理差的投資人,永遠覺得隔離飯香。運用系統化交易就是希望排除主觀心理,一個指令一個動作;要勞心勞力擔擔抬抬,每一個鐘要望一望股價、每一日要同人講股市才有投資感覺的,還是採用discretionary trading 吧!

 

 

“Every battle is won before it is ever fought.” – by Gordon Gekko

 

 

延伸材料:

未睇過Wall Street呢套32年前經典投資神劇的讀者,趁聖誕有時間搵返黎睇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