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回憶#10-中國史上賺錢致富第一人

歷史回憶#10-中國史上賺錢致富第一人

 

上文

 

司馬遷於史記最尾一篇寫貨殖列傳,是記載商人們如何致富之餘,又深入分析他們與社會的互動。

 

貨殖列傳內第一位富商叫范蠡 (音:禮)

 

范蠡的年代是春秋末期,當時周天子的勢力不足,要由各霸主出來尊王攘夷,史稱春秋五霸。五霸由齊桓公及晋文公開始,至吳王夫差及越王勾踐為止。

 

 

范蠡的故事由吳越之爭開始……

 

 

話說公元前496年,吳王夫差的父親闔閭與越國交戰而敗亡,吳王夫差於兩年後為父親報仇,打敗當時剛剛登位做越王的勾踐。勾踐為保留實力,聽從范蠡的意見,向吳王夫差求和。那時勾踐24歲,范蠡40歲。

 

 

吳王夫差要勾踐做他僕人三年,范蠡都有跟隨勾踐入吳。大家都有聽過「臥薪嘗膽」,就是勾踐時刻提醒自己要報仇,即使要食吳王夫差的糞便都照食,仲要話好食。待吳王夫差減除戒心,放勾踐回國,勾踐有范蠡及文種的輔助,國力日增。終於在公元前473年,即23年後將夫差打敗,成為了春秋五霸之一。

 

 

此時,63歲的范蠡,完成了「平天下」,應該安享晚年?非也,范蠡跟隨勾踐多年,知道此人只可以共患難,不可以共富貴,於是改名換姓,遠走他方,這是「兔死狗烹」的典故來源。

 

司馬遷於史記《越王句踐世家》寫:

 

范蠡事越王句踐,既苦身力,與句踐深謀二十餘年,竟滅吳,報會稽之恥,北渡兵於淮以臨齊、晉,號令中國,以尊周室,句踐以霸,而范蠡稱上將軍。還反國,范蠡以為大名之下,難以久居,且句踐為人可與同患,難與處安,為書辭句踐曰:「臣聞主憂臣勞,主辱臣死。昔者君王辱於會稽,所以不死,為此事也。今既以雪恥,臣請從會稽之誅。」句踐曰:「孤將與子分國而有之。不然,將加誅于子。」范蠡曰:「君行令,臣行意。」乃裝其輕寶珠玉,自與其私徒屬乘舟浮海以行,終不反。於是句踐表會稽山以為范蠡奉邑。

 

范蠡遂去,自齊遺大夫種書曰:「蜚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為人長頸鳥喙,可與共患難,不可與共樂。子何不去?」種見書,稱病不朝。人或讒種且作亂,越王乃賜種劍曰:「子教寡人伐吳七術,寡人用其三而敗吳,其四在子,子為我從先王試之。」種遂自殺。

 

 

 

 

 


 

 

 

 

有記載說范蠡去了齊國,改名叫「鴟夷子皮」,還當了三年相國,成就了「治國」,後來又急流勇退,向齊王歸還相印。

 

史記《越王句踐世家》寫:

 

范蠡浮海出齊,變姓名,自謂鴟夷子皮,耕于海畔,苦身戮力,父子治產。居無幾何,致產數十萬。齊人聞其賢,以為相。范蠡喟然嘆曰:「居家則致千金,居官則至卿相,此布衣之極也。久受尊名,不祥。」乃歸相印,盡散其財,以分與知友鄉黨,而懷其重寶,閒行以去,止于陶,以為此天下之中,交易有無之路通,為生可以致富矣。於是自謂陶朱公。復約要父子耕畜,廢居,候時轉物,逐什一之利。居無何,則致貲累巨萬。天下稱陶朱公。

 

 

范蠡開展他的生意國度,由居住於「陶」開始,陶是當時的天下之中,連接各國,經絡不絕。范蠡心想當年輔助勾踐時,運用了計然七計之五,已經成功,餘下的計謀就用來經商。

司馬遷於《貨殖列傳》寫:

 

 

昔者越王句踐困於會稽之上,乃用范蠡、計然。計然曰:「知斗則修備,時用則知物,二者形則萬貨之情可得而觀已。故歲在金,穰;水,毀;木,饑;火,旱。旱則資舟,水則資車,物之理也。六歲穰,六歲旱,十二歲一大饑。夫糶,二十病農,九十病末。末病則財不出,農病則草不辟矣。上不過八十,下不減三十,則農末俱利,平糶齊物,關市不乏,治國之道也。積著之理,務完物,無息幣。以物相貿易,腐敗而食之貨勿留,無敢居貴。論其有餘不足,則知貴賤。貴上極則反賤,賤下極則反貴。貴出如糞土,賤取如珠玉。財幣欲其行如流水。」

 

 

很熟面口?人棄我取?旱則資舟,水則資車?積著之理,務完物,無息幣。

 

貴上極則反賤,賤下極則反貴。價值投資?

 

 

司馬遷又寫:

 

范蠡既雪會稽之恥,乃喟然而嘆曰:「計然之策七,越用其五而得意。既已施於國,吾欲用之家。」乃乘扁舟浮於江湖,變名易姓,適齊為鴟夷子皮,之陶為朱公。朱公以為陶天下之中,諸侯四通,貨物所交易也。乃治產積居。與時逐而不責於人。故善治生者,能擇人而任時。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再分散與貧交疏昆弟。此所謂富好行其德者也。後年衰老而聽子孫,子孫修業而息之,遂至巨萬。故言富者皆稱陶朱公。

 

每次達到人之極至,例如在越國及齊國,范蠡都散盡遠走,即使是財富,他都散盡給知交鄉理,可以視為「齊家」。

 

 

 


 

修身

 

其實范蠡的內心價值是道家的無為清静,這才有外顯的急流勇退,才有用於投資的人棄我取。道家的圓通自然,是順應天道,滋養生息,所以司馬遷於貨殖列傳,第一段就是引述老子於道德經的說話:

 

老子曰:「至治之極,鄰國相望,雞狗之聲相聞,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俗,樂其業,至老死,不相往來。」必用此為務,輓近世涂民耳目,則幾無行矣。

 

 

這句話是指 :一個最好的地方,是各人安居樂業,彼此沒有紛爭。換轉是 :最差的治理者,是挑動民攻打民,國攻打國,導致良民四散,家破人亡,豬隻不寧,野狗當道。

 

 

 

 

後記

 

司馬遷對范蠡的comment:

 

范蠡三遷皆有榮名,名垂後世。臣主若此,欲毋顯得乎!

 

 

另外,野史相傳當年范蠡離開越國時,帶隨愛人西施,是的,就是那位能夠沉魚的四大美人西施。范蠡與西施泛舟西湖,有名有利有美人,賺晒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