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容易被AI取代嘅職業

最容易被AI取代嘅職業

 

筆者近日睇左一篇由牛津大學學者所撰寫的研究文章,講AI點樣對transator翻譯行業於過往十幾年所帶來嘅轉變,從中看看有沒有為其他職業帶來啟示。

 


 

AI 人工智能嘅迅速發展,正以前所未有嘅速度顛覆住我哋對外語技能同就業市場嘅傳統認知,尤其係機器翻譯技術。由1954年IBM同喬治城大學合作推出第一部系統開始,到1990年代互聯網普及後出現免費線上翻譯服務,再到2010年Google Translate以App形式同瀏覽器插件推出,技術一路演進,令到全球數以百萬計嘅用戶得以輕鬆跨語言溝通。

 

近年嚟隨住Google Translate喺各大城市嘅廣泛應用,研究發現傳統翻譯行業正面臨重大挑戰。美國各地嘅數據顯示,隨住機器翻譯普及,翻譯職位嘅招聘增長率明顯放緩,甚至估計因為技術普及,差唔多有數萬個翻譯職位冇如預期咁出現。研究者利用Google Trends嘅搜尋數據、線上職位招聘廣告同政府統計資料,詳細比對唔同地區機器翻譯嘅使用情況同翻譯工作發展嘅關聯,結果證明:Google Translate嘅使用每增加1個百分點,就可能令翻譯員嘅就業增長減少約0.71個百分點。

 

 

 

 

除咗對專業譯員嘅直接衝擊,機器翻譯亦影響住外語技能嘅市場需求。傳統上,學習外語一直被視為提升國際競爭力嘅重要途徑,但而家隨住智能翻譯工具越來越普及,好似西班牙語、中文、日文、法文同德文等熱門語言,招聘市場對外語能力要求逐步下降。尤其係美國,西班牙語係廣泛使用嘅語言,受影響更為明顯。隨著機器翻譯嘅準確度不斷提升,日常商業同生活溝通愈來愈依賴呢啲工具,令到企業對具備外語技能嘅人才需求大幅縮減。

 

 

 

研究團隊除咗利用直觀嘅數據比對外,亦運用咗一系列統計模型同工具變數,以「Google Drive」嘅搜尋數據作為輔助,排除其他可能影響就業市場嘅因素(例如人口結構變動、貿易模式變化同遠端人工翻譯服務興起),從而更加準確咁衡量機器翻譯普及對就業同外語需求嘅實際衝擊。結果顯示,儘管機器翻譯初期曾令薪金增長放緩,但由於高階翻譯任務需要人工作業,市場逐漸完成結構性轉型,薪資水平自2016年左右開始回升,最終對整體工資冇產生顯著負面影響。

 

 

 

 

另一方面,研究亦進一步驗證咗,喺Google Translate使用較頻繁嘅地區,其他與翻譯相關但無直接依賴機器翻譯技術嘅職業(例如編輯、校對、技術作家同桌面排版員)嘅招聘數據並無出現明顯變化,從而支持咗機器翻譯對翻譯行業同外語需求產生專門性影響嘅論點。

 

 

面對呢個趨勢,專業譯員同外語人才必須思考轉型升級。未來,單靠文字翻譯已經唔夠,專業人士需要專注喺機器難以取代嘅創意同高階溝通任務上;同時,教育機構同政府部門亦可能需要重新檢視外語課程嘅設計,同時培養學生成為能夠同機器協作嘅跨界人才。由此可見,機器翻譯嘅普及唔單只係一場技術革命,更牽動住整個就業市場、教育體系同國際競爭力嘅未來佈局。

 

 

 

總結嚟講,人工智能同機器翻譯技術嘅崛起,正大幅改變住我哋對語言學習同專業翻譯行業嘅認知。隨住技術不斷演進,未來甚至連即時語音翻譯都有可能進一步取代傳統人工翻譯工作。面對呢種變革,無論係行內專家、教育工作者定係政策制定者,都需要正視技術帶嚟嘅轉型挑戰,積極探索人機協作嘅新模式,從而確保喺科技浪潮中搵到新嘅機遇,推動社會整體發展。呢個議題唔單只關乎技術本身,更關乎我哋點樣適應呢個瞬息萬變嘅時代,保持競爭優勢同創新活力。

 

 

 

延伸閱讀:

Lost in Translati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the Demand for Foreign Language Skills : Pedro Llanos-Paredes and Carl Benedikt Frey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